雖然似乎從未高度重視,但仍然成為業(yè)內不爭的事實——成都已經成為中國小件家具產業(yè)的最大基地,專門生產電視柜茶幾系列的廠家,做得夠大夠久的如新紅陽,僅僅這一項小件家具年產值達4個億,而潤年集團旗下吉森品牌同類小件產品每年也可以達到2個億,這兩個成功案例足以鼓舞成都上百家小件餐客廳系列家具廠堅持走做大做強之路。接受采訪的久佳逸、星東方等新起的中型小件家具企業(yè),他們敢于在今年成都家具展上拿下近500平方米的展位,也正是基于這樣的信心。
小件家具門檻雖低
產品研發(fā)是核心
和沙發(fā)生產一樣,小件家具的門檻也較低,因此成都小微型小件家具企業(yè)多如牛毛。這也就難怪成都八益、太平園這種四川企業(yè)“溫度計”式的大集散市場上,最多的鋪位已經被沙發(fā)和小件家具占據了。“價格太亂了,抄襲太厲害了,亂得沒有信心再開發(fā)新產品。”
但是產品研發(fā)恰恰是小件家具廠家的靈魂。
如果說套房企業(yè)、沙發(fā)企業(yè)還可以通過終端服務、品牌推廣來拓展自己的市場和銷量并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的話,小件家具在品牌推廣上是天生受限的,因為大多小件家具產品都不成套系,一般被經銷商拿來做套房廠家的配貨產品,這就很難從行業(yè)走入終端,給消費者以完整的品牌產品和品牌印象,從而難于最終在終端形成固定的品牌識別——可以這樣說,小件廠家一定是“跑量”為主,只要經銷商記得你的品牌,不斷來拿貨就是最大的成功,至于售前、中、后對消費者的服務還真不是小件家具廠家能夠完成的,即使做了這個好名聲也落到了套房或是沙發(fā)產品的品牌上了。
因此對于小件家具廠家來說,他們要的是經銷商的認可,而這種認可是對產品款式、質量的兩個考察,一個是否適合終端市場,二個是否適合與其主銷產品相配。因此,對于星東方企業(yè)負責人而言,產品研發(fā)幾乎占用了他三分之二的時間。雖然他是營銷總監(jiān)出身,但正因為如此,他更能體會經銷商心理。
看得到未來“
小件家具”能做多大?
每年按部就班又緊張倉促的產品研發(fā)讓他殫精竭慮,疲憊不堪。因為套房款式變化太快,沙發(fā)款式變化太快,這對小件家具的研發(fā)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產品及時跟進時尚,二要產品注重百搭,這兩個要求有時看起來甚至是矛盾的,因為一旦去強調時尚元素,那無疑很難搭進更多系列的大件家具里面形成統(tǒng)一風格。“很多人覺得小件家具的研發(fā)沒有技術含量,就是不斷的跟進和抄襲,事實并非如此。”今年星東方參加成都展的產品僅有兩個色,一個是黑,一個是白,從工藝上來說,注重玻璃和鏡面的應用,這無疑和今年廣州展的迪信產品有相似之處,但從小件家具自身來說,越是基本的顏色越是啟用鏡面,可能更容易搭配進不同風格的客廳里——為此,迪信大量采用的奶黃色鏡面效果,被其拋棄了。
他也看得到希望,無論是從電視柜起家走到全國知名板式套房企業(yè)的掌上明珠,還是從四川部分搬遷廠房至廣東的頂尖小件家具生產企業(yè)新紅陽又或是東家套房系列和吉森小件家具系列“兩翼齊飛”的潤年集團,這身邊的勵志故事都促使他不斷地讓自己堅定信息,向前再向前。“生產小件家具絕對是最好的創(chuàng)業(yè)開始,而且也很容易完成幾千萬的產值,但是要成億級企業(yè),還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以做小件家具所積累的基礎,形成完整的餐客廳系列,引入餐桌椅,引入沙發(fā),這才可能形成獨立的大企業(yè)。”
注:本文由《深圳家具》原創(chuàng)首發(fā),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違者必究,謝謝合作!